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学生风采

抗战疫情GSEer在行动|吴辰钦:在线学习 共克时艰

2020-03-06浏览量:1612

2020,庚子鼠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在不能外出集聚的时期,在大家为抗击疫情自觉自愿减少外出的时期,在开展在线科研、在线学习的同时,GSEers也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向抗击疫情的工作者们致敬,让我们更加坚定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念!

今天,为大家推送高教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吴辰钦的分享。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模式调整为“临时状态”。在这一“临时状态”里,我们的关注焦点发生了转移,购物方式、出行方式、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变化。这里简要谈谈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我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

还记得在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我的视线一直聚焦于疫情发展情况。那段时间,在电视、微博、微信乃至各种娱乐APP上,都是有关肺炎的信息。我的心情走势如同驼形图一般,看到肺炎形势转好、国家强有力的肺炎救治工作就欣喜若狂,看到肺炎形势逐步恶化、一些地方官员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状又陷入焦虑和迷茫。这些纷繁复杂信息的大量涌入,让我失去了一些生活的真切感,促使我不得不从书本中寻找独立而稳定的角落。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必然,史铁生先生的《务虚笔记》恰好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还记得上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点云里雾里,就打算重新拜读这一本书,看看能有些什么新的启发。史铁生先生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代的描绘再次打动了我,一些过去难以理解的内容,结合疫情防疫的大背景,其内在含义和逻辑居然也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书中史铁生先生这样写道“一个人,可以无视今天,没有明天,但他总会看见昨天。没有昨天等于没有生命。昨天,可以是指今天的前一天,也可以是指今天以前的所有时间。”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有义务牢记历史,不让历史上发生的灾难重蹈覆辙。对于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制止疫情不再在国内扩散、不向国外传播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总结和反思在这场疫情防控工作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我们对历史应有的尊重,创新和改革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足是我们继续向前行进的强大动力。感谢在这段嘈杂的时光里,有书的陪伴。

随着新冠肺炎的持续发酵,我的关注焦点开始从盲目汲取网络信息中脱离出来。这一阶段,对于看待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有了更理性的看法,对疫情的恐慌也逐渐消失,生活也慢慢步入正轨。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学校的积极响应、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都让我们的“线上学习”工作成为了可能。目前,我们的所有课程基本实现了百分百的线上授课,质量和效果俱佳。在此要特别感谢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各位老师们,感谢你们在教学方面投入的巨大精力,感谢你们在家中依旧为我们提供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课堂。甚至有老师从家里特意跑到学院办公室、更新家里的宽带设备,而这些行为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听课环境,你们的用心与付出我们都可以感受到。

在家里“在线学习”,是肺炎防控的需要,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积极支持这项号召与行动。在认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自觉自愿依托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自我科研能力提升的同时,始终保持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一方面,以自主、自觉、自省为自我要求,努力做到“在家在校一个样”,在确保学习态度不滑坡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体现出交大学子的强烈社会担当。对肺炎疫情保持清晰、理智的认知,不受社会杂音的干扰。时刻跟踪肺炎防控形势,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主要受灾地区保持共情,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校长在“开学第一课”中所讲,愿“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让‘学在交大’实至名归、不负期许。”让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线学习,共克时艰!

远眺武汉“烟波江”,作者摄于2019年6月16日

作者介绍:

吴辰钦,高等教育研究院2019级硕士生,导师:朱佳妮。

编辑:池瑞 审核: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