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全职教师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 刘学良          讲师
  • 研究领域: 教育哲学、思维教育、儿童哲学、语文思辨教学、高中特色课程建设
  • 开设课程

    中学语文教学与实施研究

    学科教学法

    教育实习


  • 2021年9月入职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任教育基本理论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分析哲学、心灵哲学、科学哲学研究。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进行教育哲学、基础教育研究,在全国几十所中小学开展儿童哲学、项目化学习、思维型课堂、中学生哲学课堂等特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刘博士的科研和教学理念为“思维引导学习”,主张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持续进步。


    论文发表

    1.儿童哲学深化思维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教育发展研究》,CSSCI ,2024-02

    2.儿童何以做哲学——对儿童哲学教育模式的反思,《教育学报》,CSSCI,2023.8

    3.儿童哲学的基本框架及其对二元论的超越,《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20.12

    4.儿童哲学改进学科教学的原理与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3.3

    5.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发表于《哲学分析》,CSSCI,2018.8

    6.感觉意识是否必要”发表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CSSCI,2019.8

    7.灾难教育的课程形态与开发路径(第二作者),《课程教材教法》CSSCI,2020.11

    8.Growth mindset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programming self-efficacy(合作者),《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SSCI,2024-11

    9.小学阶段如何设计与实施儿童哲学课程,《人民教育》北大核心,2020.10

    10.儿童哲学的教学意义,《内蒙古教育》,2024-10

    11.分析哲学视域下哲学教育探索,《社会科学报》,2024-12

    12.儿童哲学理念下整本书阅读探索,《教育研究与评论》,2024-12

    13.儿童哲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探索,《上海教师》,2023.8

    14.为什么规范性是必然的,《南海学刊》,2018.12

    15.闲暇、“双减”与儿童哲学,《新课程评论》,2022.1

    16.儿童哲学智慧学校建设刍议,《教育文汇》,2022.9

    17.儿童哲学与灾难教育课程构建,《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1


    课题研究

    1.上海市哲学社科一般项目《自然主义框架中规范性生成机制研究》(2024BZX009)。

    2.控江中学课程建设服务(22H020101615),横向社科项目。

    3.高中生阅读写作能力培养模式探究(22X010500269)。

    4.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小学学科教学模式探究(WH421361708/008)。


    图书翻译

    刘学良、汪功伟,《教育中的思维——培养有智慧的儿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6

    刘丹、刘学良,《教师中的哲学——让儿童重回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学术兼职

    复旦大学教育哲学中心研究员

    复旦大学杜威中心兼职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儿童哲学学校联盟秘书长

    朱子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教育现代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上海市控江中学、建平实验中学、洵阳路小学、七宝明强小学、浙江滨海中学、景芳中学、海南定安中学等学校课程指导专家




  • 机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心
  • 邮箱:liuxueliang@sjtu.edu.cn
  • 电话: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