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观点与争鸣

【观点】江育恒、赵文华: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研究:以美国五大生物医药集聚区为例

2019-06-20浏览量:1631

当前,信息化、网络化与全球化深入发展,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网络式结构集群常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潜在驱动力,创新集群(Innovative Cluster)研究因此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从国内外实践看,集群式创新往往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邻近为特征、以文化融合为纽带的“在地化”区域创新网络。区域中是否拥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机构,以及能否充分发挥它们参与创新结网的作用,是影响区域创新集群创新功能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

作为典型的创新—资本密集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区位特征是明显的地理聚集,在地域空间上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二战以来美国医药研发领域呈现的最新趋势是生物医药产业价值的实现不再仅仅集中于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而开始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散;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研发合作,形成协同研发生态系统。美国各生物医药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促进园区内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服务机构之间的结网,形成创新综合体。如今,美国国内已形成了波士顿、旧金山、圣迭戈、罗利—达勒姆、西雅图、纽约、费城、洛杉矶和华盛顿—巴尔的摩等多个生物医药创新集群(见表1)。其中,马萨诸塞、北卡罗来纳、圣地亚哥、旧金山湾和华盛顿—巴尔的摩五大集聚区最为典型,基础研究的有力保证、风险资金的强力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美国五大生物医药集聚区的实践表明,以知识源的集群作为整个创新集群系统的核心,推动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在中介组织作用下的紧密互动,是创新集群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正是创新主体的协同及创新环境的支撑,推动了美国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美国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的卓越创新集群建设提供了以下启示:第一,知识经济背景下,要面向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前沿,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建设。第二,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作为地区创新激活因子的作用,深化企业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合作联系。第三,探索完善利益分享与激励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第四,在夯实创新集群基础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科学家携带其研究成果开展创业活动,促进科学与商业系统的融合。

来源:
      江育恒,赵文华.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研究:以美国五大生物医药集聚区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102-108.

作者介绍:

江育恒,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科技创新政策。

赵文华,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学与技术政策,现代大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