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毕业已有一段时间。
然而当我重新坐到书桌前回忆一年前争分夺秒撰写论文时的严肃紧张,体验着不同情境下的微妙心境,竟有些恍若隔世之感。于我而言,在GSE的求学时光不仅是对个人学术能力与业务水平的磨练,也是一次丰盈饱满的修行,鞭策着我更加勇敢和理性地面对学业及其之外的世界。当然,回顾在GSE的岁月,令我受教至深,或者说感触最多的恐怕还是以下几点:
1.严谨治学、踏实求真、精益求精
“高标准、严要求、做实证”是GSE一直以来的治学风格与培养要求。在GSE的博士生通常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来研读和梳理与博士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才有可能申请并通过博士论文的开题答辩。但开题也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于多数博士生而言,如若没有经得起反复推敲的研究构思与设计、不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海量数据或者文本资料分析工作的洗礼,或者经受不住来自不同专家评审的提问、质疑甚至批评,是断然难以顺利走完全程的。事实上,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一直贯穿于GSE对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在这里,从来没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过场,从开题、中期、预答直至正式答辩,每场学术汇报都是一次严肃的专家意见汇聚——鲜有溢美之词,更多的是针对问题本身的深究与探讨,是对学生学业成果的专业指导与启示。至今我还记得自己在中期汇报时的经历:此前虽经历了漫长的精心准备和反复琢磨,但对于已完成的部分研究工作仍心存疑虑却思而不得解。特别感谢学院书记少雪老师在汇报会上“毫不留情”地提出批评与建议,让我得以从某种混沌思维的泥沼中及时抽身,并在其后尽快调整了课题推进方向。此外,院长刘念才教授在学术上的严厉训诫与指引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导师对于学术工作的严谨求实,以及细致到每一个章节与段落格式规范的“锱铢必较”,至今依然警醒着我要踏实做学术,少犯“低级错误”。
2.你是你所研究课题的领导者
早在开展博士课题研究伊始,我的论文协导王琪博士便多次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我,“这是你自己的课题,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自己做的东西”。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其积极作用在于:每当我感觉研究设计出现瓶颈,或在实证阶段遇到阻碍,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当我在汇报或答辩过程中面临质疑或批评时,我也能相对理性地看待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对不同专家评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充分理解和思考之后再消化吸收。当然,这种独立意识的强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脱离专业指导。虽然在课题开展过程中不能经常与老师当面交流,但只要我需要帮助,她便是那个随时随地“出现”的存在,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地为我排忧解难。犹记博士论文答辩的那个正午,王老师虽不能亲临现场,但依然顶着将近12个小时的时差守在手机旁,告诉我如遇问题可随时发微信和她商量,这在心理上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与鼓励。此外,GSE大家庭也是我释疑解惑的强大智囊团,从研究设计到问卷访谈,只要你肯学肯问,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十分耐心地提供帮助。
3.与压力同行,而不妄图消灭它
从GSE顺利毕业是每个在读研究生的质朴心愿,尤其是需要经历更为严苛学术考核的博士生。在此漫漫征途中,多数博士生难免会因各种原因遭遇瓶颈期,如因课题进展中出现意外而难以推进,或因个人情感、健康出现状况而搁置既定计划。作为一名已婚生育的博士生,时间精力的匮乏与难以协调是我一直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在结束产假返校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尽管我一直试图维持“一手本子(论文)一手孩子”的平衡,依然时常被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孩子毫无征兆地忽然生病)弄得狼狈不堪,不得不将手边刚刚焐热的论文或者脑海中正在升腾的idea统统抛开。如此反复再三,课题研究工作受到严重干扰,个人身心也遭受极大考验,而身体与心理负担的增加又进一步对课题进展造成更多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形成难以攻破的恶性循环。这种困局直到我在开题半年之后才多少得以缓解。在与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一次畅谈后,我仿佛在瞬间解除了心中诸多思虑,开始坦然接受已然变化了的多重身份(不再是孑然独立只问功课的学生);也不再求全责备,开始正视自己无法令每件事都尽善尽美的局限。而当我逐渐适应与如影随形的各种压力和平共处,我也好像突然找到了令自己心神安定的窍门,能力排干扰、随时随地沉下心来做课题。在我经历低潮的这段时期,我也特别感谢同窗苗耘以及多位GSEer“战友”以各种形式给予的宽慰、分享与无形的陪伴。和大家一起开“午餐研讨会”的时光总是格外轻松有趣,谈笑风生间道不尽的是各自的喜怒哀乐、困顿与感悟,却也总能带给我不少能量和启发。
愿每个正在读博、计划读博的你能够享受这一路艰辛和难忘。
作者简介:徐昭恒,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2018届博士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