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观点与争鸣

【观点】田琳、刘念才:中国高等教育 对全球共同利益的贡献

2019-04-23浏览量:1528

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私有化和市场化趋势的加强、终身学习等理念的强化都推动着全球高等教育的不断变化,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主导的“公益”(public good)一词也因此面临诸多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益物品”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提议以“共益”(common good)一词重新定义教育。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公益”与“共益”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实证数据,在对全球高等教育新趋势和变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我们在中国背景下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对政府官员和大学领导者/学者的一系列访谈,我们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并非纯粹的公益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为它具备一定的竞争性并需要学生缴纳学费。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准公益物品的范畴。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以及绝大多数文献,包括政策文件和法律,都强调了高等教育对公共利益的贡献,例如,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营利性的,它降低了犯罪率、促进了社会流动、推动了技术发展等。因此,我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作为准公共物品的高等教育仍可以贡献于公共利益,并在政府和社会影响下产生其他公益物品(例如知识)?我们认为,如果在作为非公益物品的高等教育上继续沿用公共利益或是公益性这一概念,在理解上似乎有些牵强。

 

共同努力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公立或私立)并不是讨论的焦点,因为中国的教育是由政府和相关国家法律塑造、管理和资助的。但它对公众、社会和国家的作用和贡献仍是广泛讨论的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除被普遍认为贡献于公共利益之外,在文化上,高等教育在被理解为一种集体努力;在政策角度,它适用于所有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共益”视角界定中国的高等教育可能更为适合。

共益物品的创造和生产是集体参与的过程,意味着参与其中的人可以从中受益。这些参与者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共益”视角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好回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所表达的“教育作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也即教育是一个需要共同参与(集体努力)的、充满动态的过程。广为人知的高等教育产品,例如,先进的知识和科研成果是无国界的,它们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属于整个全球社会。

本研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贡献于全球共同利益:

(1)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2) 产出科研成果,解决具备挑战性的问题并增进人类福祉;

(3) 开展公共/社会服务,包括公共参与活动及提供政策建议,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文化传承,提升社会的文化层次。


合作

如果(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应被视为一种(全球)共益物品,不同国家的大学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合作,而非仅关注自身利益,由此构建利益共同体,这也正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这同时也反映出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不断加深的联系和融合。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从“公益”向“共益”的转变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改变,而是高等教育责任主体的改变,它重新定义了高等教育、学生、社会和国家这几者间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及其相关决策不应仅被视为是政府的责任,更广泛的外部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和大学本身也需要参与其中。


来源:Tian, L. & Liu, N.C. (2018). Rethinking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s a common good. Higher Education. (Online first) https://doi.org/10.1007/s10734-018-0295-5.


作者介绍:

田琳,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一流大学功能;高等教育与全球共同利益。

刘念才,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研究、大学评价与排名、定量科学评价与科学政策、大学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