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观点与争鸣

【观点】蒋雅静、陆道坤:一流大学学生评教体系研究 ———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十所高校为例

2020-03-11浏览量:1892

学生评教旨在建立 “教”与 “学”的共同体,促进 “教”与 “学”的对接,进而推动 “教学相长”。基于这一设计,英美一流高校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完善的学生评教体系,为我国高校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其具体体现为: 基于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三个维度,组织评教内容; 遵循从实施、反馈到改进的路径,构建闭环式的评教运作模式; 坚持从思想、组织到技术的贯彻,形成自上而下的评教支持系统。

一、 三维向度的评教内容: 教师—学生—教学媒介的组合

(一)   教师施教: 教学行为的考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行为表现对于有效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创设出有效教学的课堂,所选英美案例高校设计出了具象化、渗透多元生成教学理念的教学行为评价内容。

(二)   学生学习: 学习效果的考察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要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其学习效果对于教学成效的反映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诸多的学生评教中,只以学生满意度作为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对教学改进只具有 “督促”作用,在效果上远低于细化多元的学习效果衡量标准对教学改进的实践 “指导”作用[1]。所选英美案例高校不仅关注学生对整体课程的满意度, 同时也通过考察学生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知识获得以及技能养成等情况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了解教学的成效。

(三)   教学媒介: 课程要素的考察

课程要素充当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媒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总的来看,英美一流高校考察的课程要素从课堂学习材料到课后家庭作业无一不包。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活动、课程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任务和家庭作业)、课程学习材料、课堂测试内容。每一个要素下具体考察的内容都侧重关注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特征、促进学生学习,集中反映了教与学的对接情况。

二、 闭环式的评教运作模式: 实施—反馈—改进的循环

(一)组织实施: 按照计划分步推进

所选案例高校的教务处会在评教前列出具体的评教步骤以及对应的时间段,并公开发布在网站上,以此指导和规范评教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按照计划完成每个阶段的评教工作。此外,案例高校会根据不同阶段的评教工作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推动评教的开展。

(二)结果反馈: 满足不同个体需求

所选案例高校会对不同的主体进行有限制性地公开和反馈评教结果。他们会向学生反馈相关课程的一些量化评价结果,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向教师反馈其教授课程的所有学生的反馈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向管理者反馈所有教师的评教结果以及评教的总结报告,帮助管理者了解整体教学情况以此完善课程设置。

(三)回溯改进: 反思教学和评教体系

评教实施及结果反馈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评教活动的结束,通过评教结果回溯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评教体系是评教活动中重要的一步。所选案例高校的教师会根据评教结果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此外,案例高校的管理者也会根据反馈结果改进评教体系。

三、 自上而下的评教支持系统: 思想—组织—技术的贯彻

(一)思想引领: 追求卓越的教学和学生参与

思想层面上对于卓越教学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参与的深刻认识,能够帮助评教的利益相关者们形成对评教价值的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评教责任,以此科学有序地推进评教工作[2]。所选案例高校以追求卓越的教学作为大学发展的使命和目标;此外也将学生参与作为大学的精神文化意蕴之一。

(二)组织保障: 协同各部门参与合作管理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部门的协同参与管理在学生评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选案例高校中负责事务性工作的部门和负责教学科研指导工作的部门相协同;学校层面部门和学院层面部门之间相协同,共同推进学校评教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技术支持: 提供从评教设计、实施到反馈的一体化服务

在线评教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都优于纸质化评教[3],所选英美案例高校早在21世纪初开始就从纸质化评教向在线评教形式转变。在开展在线评教的实践中,案例高校也在不断优化在线评教支持系统,着力提供从评教设计、实施到反馈的一体化服务。普渡大学开发的 CourseEval 评教系统在提供这些服务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第一,系统快速生成评教的个性化问卷;第二,系统自动监控学生评教的实施情况;第三,系统会对评教结果数据进行分类和比较。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英美一流高校已在学生评教的实践和研究中逐渐构建起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评教体系,形成了自己的质量文化,值得我国高校加以学习和借鉴。一方面,我国高校应该从评教内容、运作模式以及支持系统三个方面完善现有的评教体系; 另一方面,高校应从质量文化的两个构成要素即文化要素和管理要素出发[4],引导评教利益相关者形成有关教学质量的共同价值观和承诺,完善高校质量管理系统, 以此形成自身的质量文化。


注:

[1] 杨晓峰. 高校“民粹本位”教学质量评价的困惑与出路[J]. 高教探索, 2012(3):78-81.

[2] Chen Y, Hoshower L B.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 assessment of student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J].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3,28(1) : 71-88.

[3] Ghilay Y, Ghilay R. Student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computer assisted assessment and traditional evaluat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2,9(2): 8-16.

[4] 徐赟,马萍. 欧洲大学质量文化建设: 实践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7(9) :3-12.


来源:

蒋雅静, 陆道坤. 一流大学学生评教体系研究——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十所高校为例[J]. 高教探索, 2019(5):49-54.

作者介绍:

蒋雅静,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研究生学习经历和研究生学位标准研究。

陆道坤,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师范教育史、中外教师教育制度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