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学术精英的流动愈加频繁。一方面,精英的流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也对学术生态的多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另一方面,失衡的流动网络却可能导致国家层面的人才流失,更在历史意义上致使“世界学术活动中心转移”。而近年来伴随“精英循环”所产生的机构马太效应更是引发了科学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和担忧。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1个学科308项国际卓越奖项在1900—2017年间的10,918名获奖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历分析构建了其“最高学位获得机构→获奖时工作机构”的流动网络,并由此检验了国际学术精英机构流动网络的不平等结构及其演化规律。
1. 获奖人流动网络的等级结构
图1:国际学术奖项获奖人的整体机构流动网络及其标度律
图1展示了1900—2017年间10,918名获奖人的机构流动网络,网络中共包括1,546个节点和8,445条边。获奖人流动网络呈现了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也就是说,大多数获奖人的流动发生在少数机构之间,而与此相反,大部分机构则仅产生或吸引了少数获奖人。与此同时,网络节点的入度和出度均服从幂律分布,说明该网络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生长过程符合“偏好连接”机制。
2.学术活动中心的地位变迁
图2:不同时期获奖人流动网络中核心机构的地位变迁
如图2所示,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流动网络节点的PageRank中心性进行排序,可以发现,在1920—1940年间,网络中居于最核心位置的机构位于德国;1960—1980年间,德国高校的地位显著下降,而英国高校来到首位;2000年后,美国高校后来居上,占据了网络中的大多数核心位置。
3.不平等结构的再生产
图3: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历史时期获奖人流动网络的基尼系数
通过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对不同学科领域(图3a)和不同历史时期(图3b)流动网络的不平等程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各学科领域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等级化特征(基尼系数范围从0.68到0.78之间),另外,这种不平等结构呈现出愈演越烈的趋势,1940 年获奖人机构流动网络的基尼系数为0.59(67%获奖人的机构流动发生在20%的机构中),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达到0.80(89%获奖人的机构流动发生在20%的机构中),这意味着学术领域的“精英循环”现象十分严重。
上述分析表明,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精英流动网络中存在一种“旧瓶新酒”现象——绝大部分获奖人的流动仅仅局限在少数几所大学之间,而学术机构间的马太效应也由此逐步扩大。虽然这一结论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不足为奇,但获奖人流动网络中存在的严重不平等结构引发了如下几个问题:有多少才华横溢的学者,其国际认可会因为学术系统的等级偏好而被忽视?如果不同机构输出和流入精英数量的差距变小,学术系统在总体上的进步是否会更大?如果更低程度的不平等会推进学术系统的进步,奖项系统需要做出怎样的变革在实践中更加利大于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来源:
Jiang, F., & Liu, N. C. (2020).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Examining institutional hierarchy in laureate mobility networks, 1900–2017.Scientometrics. doi:10.1007/s11192-020-03477-7.
作者介绍:
姜帆,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学术职业、科学学与计算社会学研究。
刘念才,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世界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大学评价与学术排名、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